各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第一课堂。这一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成型期,也是学生知识架构、基础能力的形成期。新生入学教育是本科教育的起点,对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做好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秋季开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学函【2019】10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目标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提升安全意识、防止学生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发展利用,教育学生认识并远离“培训贷”、“校园网贷”、“网络诈骗”、“非法传销”,尽快适应校园环境和大学生活。
二、时间安排:
2019年9月16日-10月10日
三、教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做好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系列讲话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对广大青年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殷切希望,通过征文比赛、主题演讲、知识竞赛、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学唱《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曲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参与“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做好弘扬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组织观看话剧《苍茫大地》,开展阅读《鏖战》、《渡江》、《苍茫大地》等红色经典著作,弘扬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从入学伊始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素养提升教育
以学生今后真正具有幸福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为目标,聚焦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通过“五个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领会、主动参与和宣传推广的作用。“五个结合”即:开展大学生素养提升“五个一”工程宣传教育与工程内涵意义实施路径详细解读相结合;参观“五个一”工程成果展与自我发展要求相结合;观看“五个一”工程专题视频与自我发展规划相结合;“五个一”工程专题班会讨论与多渠道多媒介宣传推广相结合;“五个一”工程专题活动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相结合,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五个一”工程专题活动,在校内和社会掀起“五个一”工程专题活动的热潮。
(三)生涯规划教育
1.学业生涯教育。围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中“回归常识,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的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刻苦读书,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安排学业导师、导生与学生见面交流,向新生介绍本学院的专业设置、发展方向以及所学专业开展的主要课程及专业特点,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培养专业意识,做好学业生涯规划;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业生涯指导,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为顺利实现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打好基础。
2.职业生涯教育。通过专场报告、讲座等多种形式帮助新生了解“市场”和“职场”对大学生的要求,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就业观。
(四)培养目标教育
1.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重点面向新生开展审核式教学评估应知应会普及教育,介绍学校“十三五”期间教育教学规划、“四大观”教育理念、学分制等人才培养方式,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倡导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坚持知识、能力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努力成长为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
2.专业文化建设教育。结合专业特色和学院实际,通过讲座、报告、参观等形式,帮助新生了解我校专业文化建设,提高学生专业文化认知,帮助新生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学校目标和发展计划。
3.优良学风建设教育。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徐工院行学〔2015〕20号)文件精神强化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
4.考研教育。以考研工作优化学风。举办考研动员大会、考研指导讲座,组建考研宿舍,引导帮助考研学生合理地选择目标与方向,坚定学生考研信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五)安全教育
1.人身安全教育。开展食品安全、校园治安管理教育、宿舍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范高空坠物等安全教育专题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2.财产安全教育。大力开展“校园网贷”、“网络诈骗”、“非法传销”专题教育活动,开展重点人群排查工作;利用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网络及电信诈骗、大学生非法传销等典型案例,向学生宣传骗子最常用的行骗手法,最大程度提醒学生避免财产及其他损失。
3.消防安全教育。开展安全用电、防火自救等消防安全教育警示活动,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结合新生军训,组织开展灭火实践、火灾逃生演练等专项活动,提高学生消防自救能力。
4.国家安全教育。加强保密安全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国家安全相关宣传教育视频,教育学生了解国家安全基本知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能力,防止学生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发展利用。
(六)行为养成教育
1.《学生管理规定》及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学生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徐州工程学院学生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要求的学习,系统掌握校规校纪、奖惩、资助等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纪,使学生把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
2.基础文明规范教育。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新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宿舍礼仪、食堂礼仪、课堂礼仪、图书馆礼仪、人际交往礼仪在内的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提升文明素养。
3.时间管理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辩论会、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明确在时间管理、自我约束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激发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导和自我达成目标。
(七)适应教育
1.校园生活适应教育。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常识,熟悉校园周边环境以及各校区的学术活动、文体娱乐活动、图书借阅等场所和设施,教育学生了解就医流程与医保报销相关手续,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
2.健康教育。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组建班级心理健康信息员队伍。组织新生开展班级破冰团体活动,向新生介绍大学生生活卫生常识、医疗保险等相关问题,开展医疗保障及卫生保健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新生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心理转变和角色转变。
3.人际交往教育。开展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
4.特殊学生群体适应教育。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加大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语言交流困难、学业困难学生给予必要帮助。
四、组织实施
(一)各学院要提高思想认识,成立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小组,明确成员工作任务、教育内容,综合利用网络、移动新媒体、报刊、展板、橱窗等载体开展专题教育。
(二)各学院要创新教育形式,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组建“导生”团队,制定“导生”团队工作、考核办法,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1—2名“导生”,采取新生班级与老生班级联谊结对的方式,负责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生活、学习指导,检查、监督各新生班晚自习开展情况。学院做好“导生”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学工部不定期抽查、为“导生”统一发放聘书。
(三)各学院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实施计划》(包括具体日程、课时、主讲人安排表),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各学院做好典型事迹、典型做法的推荐工作,学工部将对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先进模式通过网站及简报面向全校推广、宣传;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结束后,学工部将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成果(学生管理规定)测试。
(五)新生入学教育实施计划、工作总结将作为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入学教育”考核指标评分的重要依据,请于10月10日前将相关材料发送至学工部邮箱:xsc@xzit.edu.cn
学生工作部(处)
2019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