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9届毕业生离校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6-14浏览次数:966

相关部门、各学院:

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是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大学生培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2019届毕业生安全、文明、有序离校,推进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与和谐校园建设,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全省2019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有关工作的通知》(苏教办学函﹝2019﹞15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教育引导、真情帮扶、贴心服务,升华离校情感,积极营造爱校氛围,加强师生交流,广泛听取毕业生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毕业生顺利、安全、文明离校。

二、工作内容

(一)文明离校教育

1.加强文明教育。召开主题班会,教育毕业生离校时做到“六个不”和“五个一”:不酗酒、不打架、不起哄、不乱掷杂物、不损坏公物、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过好最后一次党团组织生活、组织好最后一次班级活动、上好最后一堂课、开好最后一次班会、整理好最后一次内务,杜绝毕业生离校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加强安全教育。要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毕业生平安离校。相关学生工作人员要按照值班要求加强毕业生离校期间夜间宿舍值班和毕业班辅导员值班工作,准时到指定地点领取值班手机,做好走访学生宿舍、安全巡查等工作,认真填写《学生工作人员值班记录簿》,及时处理值班期间学生的突发事件。了解毕业生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特殊群体,加强干预措施,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坚决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不违章用火、用电,妥善保管自身贵重物品,宿舍无人时锁好门窗,以防物品被盗;按时作息,不留宿外来人员;做好公寓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工作的宣传。要教育毕业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密防范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传销等不法行为,正确面对求职中的挫折;教育毕业生外出活动时注意交通、财产和人身安全。

3.加强爱校、感恩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念老师、母校培育之恩;广泛搜集毕业生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物品捐献等方式给学弟学妹留下关怀与友爱。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倡议,倡导毕业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以健康文明方式告别母校。

4.加强诚信教育。通过新媒体平台、讲座、签名等活动形式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尤其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毕业确认、签订就业协议等方面做到诚实守信,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维护母校声誉。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深入毕业生中,了解毕业生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尤其要关注在就业、情感、学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毕业生特殊群体,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对毕业生心理咨询要优先保障,定人定时关注心理困难学生,特别要关注不能按时就业、毕业的学生,坚决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6.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加强对毕业生的法制和纪律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通过重温校纪校规、就业安全教育、劳动法、合同法教育等,增强毕业生的自律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做到明理、循规、知法、懂法、守法。

7.加强征兵宣传教育。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公众号推送、QQ群和微信群宣传等方式对毕业生开展针对性宣传,讲清大学生征兵的重要意义,讲透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学生算好“政治账、经济账、素养账、前途账”四笔账,让毕业生真切感受到当兵入伍在政治上受优待、经济上不吃亏、素养上有提升、发展上有前途,从而激发毕业生参军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8.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用中国梦激发广大毕业生的历史责任感,教育、引导毕业生要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人生的努力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壮丽青春,实现人生价值。

(二)精准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8号)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保做好2019届毕业生离校前各项就业工作。要规范就业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严格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按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内容,规范有序印发毕业证书,周到、细致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离校手续办理等各项服务工作。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有关大学生参军的优惠政策,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参军入伍,报效国家。要加大帮扶力度,通过专场招聘、重点推荐、“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及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女毕业生等就业帮扶工作。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组织

学校成立毕业生离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毕业生离校工作方案,形成学校领导牵头,学工、就业、宣传、教务、保卫、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学院要成立相关的毕业生离校工作小组并制定详细的毕业生离校工作方案。

2.以生为本、加强沟通

各学院、相关部门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以负责、高效的工作作风和耐心、热心的工作态度,为毕业生办理各种手续提供便利,让毕业生在热情周到的服务中走向工作岗位。各学院要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及时掌握毕业生动态,确保信息畅通;对未就业的同学要逐一谈话,掌握其目前状况。加强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针对特困生、特殊学生群体,做好谈心、沟通、引导工作,对他们给予热情帮助和关怀,让毕业生舒心、愉快地离校。

3.排查隐患、确保安全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及时排查毕业生离校期间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讲清政策,主动化解矛盾。要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学院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方案。要及时布置和落实毕业生离校前的有关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项,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广大教师的育人作用,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

各学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毕业生离校期间的管理,对在离校期间,违反校纪校规的毕业生,学校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倡议毕业生文明离校,对于酗酒滋事、晚归、夜不归宿、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现象要及时制止,鼓励毕业生通过各种健康文明方式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要深入毕业生宿舍,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解决毕业生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和疏导影响安全稳定的情绪和事件,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4.完善措施、确保效果

各学院要结合本院整体工作安排和毕业生思想、生活情况,制定出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毕业生爱校荣校教育活动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校荣校教育活动。各学院积极组织各班级开展感恩母校活动,培养毕业生热爱母校的情感。要提高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理能力,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要立即启动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赶到并妥善处理,避免事态的扩大,把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要强化责任观念,加强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遇有突发情况立即按程序上报。

四、各学院将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教育活动开展图文情况于6月30日前交至学工处思想教育科,联系人:孔倩倩,电话:83689559(内线:6559)。

徐州工程学院

2019年6月14日